先结婚再恋爱又何妨

先结婚再恋爱又何妨

    闻一多1899年生人,家传渊源,自幼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,最早的诗歌创作开始于清华求学时期。平稳安逸的生活造就了青年闻一多的单纯、浪漫与热情。
 
    对美好的自然和美好情感的赞美构成了闻一多早年诗歌的主要内容。在《冬夜评论》一文中,闻一多曾提及:“严格的讲来,只有男女间恋爱的情感,是最热烈的情感,所以是最高最真的情感。”然而,向往自由恋爱的闻一多却接受了父母的包办婚姻,还没品尝过爱的滋味就开始了仓促的婚姻生活。
 
    1921年,在父母的百般催促下,闻一多从学校返乡准备和远房表妹高孝贞结婚,对于这场包办婚姻,尽管他曾多次据理力争,可在那样一个父权社会里显然无济于事。孝顺的闻一多无奈地接受了,但他同时提出了“不祭祖、不行跪拜礼、不闹洞房”的条件。
 
    在婚礼当天,闻一多一早起来就钻进书房看书,家里人硬是生拉硬拽才给他理了发,洗了澡,换了衣服。一转眼闻一多又不见了,急得家人百般寻找,最后在书房里发现了正在看书的新郎官,又急急忙忙七手八脚地把他推到了前厅举行了婚礼。
 
    闻一多的这种态度,可以说是对父母包办婚姻一种无可奈何的消极抵抗。甚至在蜜月期间对新婚妻子也是冷冷淡淡,只醉心于诗的研究,完成了一篇洋洋洒洒两万余字的论文《律诗的研究》,似乎是在逃避这无奈的现实。
 
    虽然闻一多对这场婚姻极不满意,但事实已然如此,他冷静下来,本着对妻子关心与负责的态度,他觉得自己的妻子不应该只是一个恪守妇道的女子,而应该成为一个有学识、有思想的新女性,于是他写信给父母,希望父母同意送高孝贞去读书。在他的坚持下,高孝贞进入武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。
 
    此时身处异国的闻一多开始写信鼓励高孝贞,在两人一来一往的鸿雁传书中,闻一多对高孝贞逐渐产生好感,并油然而生相思之情,得之小女儿出生后对妻子的爱愈加浓厚。
 
    高孝贞其实也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子,聪明能干,接受了新思想新教育的她也从一个生活伴侣,逐渐成为了闻一多先生事业上的有力支持者。二十多年间,闻一多和高孝贞颠沛流离,在乱世中相互扶持。早年间闻一多专心治学,是一位颇负盛名的诗人和学者,后来更是成为一名爱国民主战士。
 
    1948年闻一多在李大钊的追悼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被特务枪杀,为中国的民主解放牺牲了自己。丈夫遇害后的高孝贞痛定思痛化悲愤为力量,改名高真,带着儿女,冒着生命危险,穿越国统区,投身到解放区,延续丈夫未完成的事业。全国解放后,高真女士又先后当选为河北省和北京市的政协委员。1983年11月,高真女士病逝,享年81岁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懂爱心理立场,本站也不具有版权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击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gzdongai.com/2802.html

(0)
adminadmin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